新闻资讯

实时最新资讯分享,带你了解我们

2022-03-23|阅读量:190

国家艺术基金“十四五”将资助千项舞台艺术创作项目

       继《“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十四五”艺术创作规划》《“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市场发展规划》之后,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国家艺术基金“十四五”时期资助规划》 显示,“十四五”时期,资助项目总数量约3200项(含地区项目约150项)。与文化演出相关联,包括一般项目中的一般项目艺术创作项目,计划资助舞台艺术创作项目1000项左右。其中,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项目500项左右;小型剧(节)目和作品创作项目500项左右。艺术人才培养项目中,计划资助艺术人才培训项目400项左右,计划资助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800项左右。

      其中,对于舞台艺术创作项目的资助范围是:

      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项目

      资助具备完整的戏剧结构、严谨的故事构思、鲜活的人物形象,能够独立完成完整演出的舞台艺术作品创作。包括戏曲、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歌舞剧)、儿童剧、杂技剧、木偶剧、皮影戏、小剧场戏剧、交响乐、民族管弦乐、曲艺(长篇、中篇)和具有创新性、跨界融合特点的表演艺术形式等。

      小型剧(节)目和作品创作项目

      资助已经完成创作演出的,体现浓郁生活气息、饱满时代精神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节目。包括小戏曲、独幕剧、小话剧、小歌剧、小舞剧、音乐、舞蹈、曲艺短篇、小品、木偶小剧、皮影小戏、杂技、魔术和具有创新性、跨界融合特点的表演艺术节目等。

      重点坚持与时代同步伐,把握时代脉搏,把握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展现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弘扬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现实题材作品创作。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重大现实题材作品创作。

      秉承正确的历史观,反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弘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表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反映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奋斗过程中涌现的光辉事迹、先进人物、重大成就和伟大精神的重大革命题材作品创作。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的二十大、北京冬奥会、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的主题创作。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时代内涵和价值的重大历史题材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作品创作。切实加强戏曲保护传承,推动实现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国家艺术基金是由国家设立,旨在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培养艺术人才、推进国家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十三五”时期,国家艺术基金紧密围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任务,资助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开展了一批品牌活动,培养了一批领军人才,为艺术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有效激发了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在国家艺术基金总工作原则中提到,要坚持促进艺术与科技融合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形势,促进科技发展、技术革新成果的运用。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集成融合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拓宽文艺空间,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

      坚持培育德艺双馨的高水平艺术人才。注重人才培养质量,注重艺德艺风建设,引导广大艺术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宗教观,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成为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的拥护者、践行者,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行者、先倡者,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树立良好社会形象,营造自尊自爱、互学互鉴、天朗气清的行业风气。

 


QQ咨询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咨询热线

186-7715-8293 王经理(微信同号)
7*24小时服务热线

关注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添加微信